联系我们

全国亿亩油菜花开菜油哪去了

发表时间: 2024-01-16 来源:常见问题

  花开完后,新榨的菜籽油即将上市。可是,这种承载着上一辈人舌尖上的记忆的“黑乎乎”的油,在今天的商店超市却遍寻不着,人们想吃菜籽油,只能自己下乡到村民小作坊买。

  我国是油菜种植大国,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2014年世界油菜总收获面积为54198万亩,中国占五分之一以上,预计为11250万亩。然而,尽管油菜种植区遍布大江南北,中国仍然是油菜籽的最大进口国,2014年进口量为375万吨,占世界市场的28.4%。

  “现在超市里的菜籽油很少,味道颜色也和以前有区别,想买到记忆中地道的菜籽油,只能去江夏、黄陂的小作坊。”一位武汉市民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近年来,各种色拉油、调和油等食用油品种攻占了绝大部分食用油市场。记者走访武汉市多家超市食用油专区发现,食用油货架上以大豆油、调和油、玉米油等为主,也有部分超市将茶油、橄榄油等一些价格相对昂贵的油放在显眼位置。而菜籽油这种传统食用油被摆放在角落、靠边或靠下的位置,并且数量很少,在超市的食用油区里不足10%,有的小超市干脆没有菜籽油。

  “现在消费的人的生活小习惯有了改变,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些比较平价的大豆油,或者玉米油等,再加上很多调和油里面也添加了菜籽油的成分,适合现在的大众均衡保健理念,所以来超市点名买菜籽油的人不多,因此,进货的种类和数量也就比原来要少些。”武汉市武昌区一家中百超市的食用油营销专员张女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报料,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高端茶油、橄榄油其实也是菜籽油勾兑出来的,“因为我国菜籽油的整体品质相对于其他植物油而言,算是营养价值高、口感不错,生产价格也相对合理的。这样一来就有部分高端生产厂商将菜籽油大批量够买用来勾兑成产量低且价格高昂的高端食用油,因此流向市场的菜籽油产量就更少了。”

  “以前的油放在锅里加热一下会起泡泡,不管是闻起来还是吃起来都有其特有的味道,但是现在市场上卖的菜籽油放在锅里加热不冒泡了,味道也没有了。”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被誉为“中国菜籽油之乡”,长年坚持食用菜籽油的沙洋县村民李姐见证了市场上菜籽油的变化。

  相对于以前黑乎乎的带有特殊香味的菜籽油,现在市场上的菜籽油怎么都变了样?

  “并不是菜籽油的品质有问题,而是菜籽油加工技术逐步成熟的结果。”武汉市一位从事研发油脂生物科学技术多年的洪先生和记者说,目前市场上的菜籽油是有级别之分的,“一级菜籽油就是经过现代工艺提炼之后,符合现代食用油的要求,无色无味。而四级菜籽油则保留原始的炼油工艺,维持了传统的风味。”

  以沙洋县为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菜籽加工设施、技术相当落后,没有精炼工艺,所以看起来黑乎乎的。”湖北洪森天利油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正林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注重油脂安全,研究杂交油菜,逐步降低油菜籽中的“硫甙、芥酸”含量,打造成今天的“低硫甙、低芥酸”油菜籽,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双低油菜。它的大面积投产种植改变了中国传统菜籽油的原始风貌和特点。

  无色无味的菜籽油营养价值和油的纯度是否不如以前?洪先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虽然杂交油菜通过深加工处理改变了产品的外观,但是菜籽油的营养价值还是保留下来了,和过去基本上一样,可以完全放心使用。”

  2014年,我国油菜收获面积预计为11250万亩(USDA统计数据),比2013年增加0.67%;全国油菜籽总产量达1470万吨,比2013年增加3.5%。此外,据湖北省农业部门调查,2014年湖北省油菜夏收面积预计1873.05万亩,比上年增加33.6万亩;总产258.2万吨,增加7.4万吨;总产量连续19年全国第一。

  “农民自留、小作坊直接对消费的人售卖或者跟企业签单销售,让我国原本就不够吃的菜籽油面向市场的产量就更少了。”洪先生表示,“目前,我国的菜籽油市场大致上可以分为小包装产品和大包装产品,小包装产品直接由企业收购,对应商超,另一种大众包装油,主要是被一些会使用到它的企业按吨进行大批量购买。”

  像老干妈等酱料公司以及生产火锅底料、酱料的调味公司,产品往往需要菜籽油调味,其就会选择跟种植户和加工公司合作,每年签下近千吨菜籽油需求合约,导致我国菜籽油在市场的供应量有限,消费者见到的种类也就更少了。

  除了与企业签单及少量销售,还有大部分的菜籽油被国家临时储备收购。龚正林和记者说:“国家从保护农民利益出发,对油菜籽(油)实行保护价收购,委托中央储备粮总公司向具备条件的油脂加工公司分配临储计划,委托油企收购生产加工储备,实事求是地说,每年我们生产的菜籽油除了极少部分农民自留以外,大部分由国家收储,少量由企业自主收购加工销售。”

  中储粮总公司为国家临时收储执行主体,2014年,国家确定湖北参与油菜籽临时收储的委托收购企业73家,委托加工公司72家。收储之后的菜籽油流向何处?

  “最终还是依次投放到市场用来稳定菜籽油价格。”洪先生表示,近几年,国家临储的菜籽油基本没出库,国家收储菜籽油主要是为了起到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在国际菜籽油价格会出现动荡时,可以及时稳住市场。

  国家的临储政策,保护了农民利益,不过,按照保护价收购的国内菜籽油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却远高于国外油脂价格,2014年,国内菜籽油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大约在10500元/吨,而国际市场菜籽油价格大约在5800-6300元/吨,产销严重倒挂,导致国家近年来收储的菜籽油无法参与市场流通,而价格低的进口菜籽油涌入国内,挤占市场。

  然而,即使是国家临储,其收储量也并不算多。尤其是去年,湖北、四川等12个油菜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夏季油菜籽349万吨,同比下降43.34%。其中,临时存储油菜籽收购量为215万吨,同比下降为52.33%。

  收储量减少,最直接原因是油菜种植培养面积减少,导致总产量减少。龚正林分析,我国油菜种植还是分散分户种植,没有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水平相对不高。

  此外,收储量下降,跟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降低也有关系。武汉中油宏大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徐华介绍,“单就追求经济效益来说,种植油菜远不及小麦划算。”

  据介绍,每年10月是油菜的种植季节,与小麦几乎同时,因此两种作物具有竞争性。徐华介绍,小麦每亩净收益有400-500元,而油菜每亩净收益大概只有200-300元,“农民种植油菜,除了自己吃,剩下的部分也卖不了多少钱”。

  “我国的菜籽油现在还在一个‘尴尬期’里,现有的大型油企在菜籽油项目上大多是亏本状态。”洪先生表示,“菜籽油跟茶油和大豆油相比,如果想往高端市场发展,它的产油量比茶油高很多倍,市场供应量大,价格上不去;如果作为大众油种,又敌不过大豆等的产油量,价格没对手低,市场也就很难打开了。”

  3月13日,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举办油菜花旅游节,还有一周左右才到油菜花盛花期,但当地十多家“农家乐”餐馆已经热热闹闹地忙碌起来。“油菜花节期间,每天可以接待两三百名游客吃饭,最多的时候能接待五百多人。”一位农家乐餐馆老板娘介绍,她在油菜花节做农家乐已有三年,生意一直不错。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油菜的观赏价值受到慢慢的变多的重视,本身的作物价值却被忽略了。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收储菜籽油是为了应对国际油价的冲击,但就市场而言,进口菜籽的冲击将使国内油脂价格持续上涨有限,甚至丧失对菜籽的定价权。

  近几年,国家临储油基本没出库,国内罐容严重不足;国产油菜籽与进口油菜籽价格倒挂现象愈演愈烈,市场行情报价机制被扭曲,业内预测,2014年应该是油菜籽(油)临储收购的最后一年,油菜籽(油)或像棉花一样实行价格补贴政策。

  “我国年产菜籽油约100万-110万吨,这些油即使是全部供应到市场上,也只占到我国菜籽油市场不足35%的份额,剩下的近65%市场供应基本上依靠进口。”湖北省农业厅油菜办主任段志红说。

  美国农业部(USDA)2014年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加拿大是世界油菜籽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出口量的六成以上。2013年9月以来,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完税成本长期稳定在4200元/吨左右,相较于国产菜籽长期稳定在5100元/吨左右的价格水平,进口菜籽存在至少1000元/吨左右的价格上的优势。而加工后的油脂价格差距更大。

  湖北洪森天利油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正林介绍,国外实行的是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生产种植,出油率高大约达到50%;而国内主要还是农户分散种植,集约化、自动化程度相比来说较低,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出油率大约为38%-42%左右。

  “另外,国外的种植土地成本低,而人均劳动成本高,北美南美的农民愿意去种,也在种植培养面积上得到一定的保障。”从事油脂生产研发多年的洪先生介绍。

  南朝曾有“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泽”之句,五月新油,即为五月前后收获并新压榨出来的植物油,我国是食用植物油历史悠远长久,但菜籽油品牌发展却起步较晚,全国知名的菜籽油品牌更少。

  “我们国家菜籽油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国内少有叫得响的菜籽油品。”洪先生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湖北奥星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梁红星对湖北菜籽油品牌遇到的困境深有感触:“没有品牌,菜籽油的价值得不到宣传,也无法促进消费,自然大多数企业就不愿意做菜籽油品牌,所以收购价格抬不起来,附加值也低,造成恶性循环。”

  根据中国油菜籽网的统计,近年来,国内220家菜籽油加工公司亏损的有208家,盈利或保本的仅有12家,慢慢的变多的企业认识到国内缺乏品牌菜籽油的重要性。“近两年来,在湖北菜籽产业的带动下,以湖北奥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首批国内菜籽油品牌应运而生。”段志红介绍,现在市场上的国产籽油品牌在逐步走进消费者视野,并被慢慢的变多的人认可。

  “现在种油菜都不挣钱,以前我们都是十几亩地连片种植,现在都是自己家吃多少种多少。”荆门是长江流域最核心的油菜种植区域,种植培养面积占湖北省油菜种植培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荆门市沙洋县的一位种植农户向记者反映,种植油菜的补贴只有10元,远低于小麦的补贴,附近的村民们都觉得种油菜不挣钱了,种植培养面积在变少。

  近年来,国家连续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2010年以来生产的菜籽油基本都转为库存,基本没出库,国内罐容严重不足;国产油菜籽与进口油菜籽价格倒挂现象愈演愈烈,市场行情报价机制被扭曲;业内预测,2014年应该是油菜籽(油)临储收购的最后一年,油菜籽(油)或像棉花一样实行价格补贴政策。

  据介绍,截至2014年12月,湖北省临储菜籽油已达168.4万吨,达到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国家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执行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农民希望进一步提升油菜籽收购价格;另一方面,油脂加工公司亏本经营难以为继。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代表团的王红玲建议,在湖北省开展目标价格试点,尽快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变。

  目标价格政策,即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政府不干预市场行情报价,价格由市场决定。由国家统一确定目标价格,如果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格,按两者价差核定补贴额,由政府直接补贴给农民;如果市场行情报价高于目标价格,则补贴低收入群体,油脂企业可随行就市开展经营。

  “目前,目标价格试点已对我省菜籽油主产区的目标调研两年,并提交了调研报告,今后可能会在目标主产区收购储备到达一定量后,实行目标价格补贴,而非主产区则主要用来服务主产区的产量。”段志红介绍。

  “向农民直补,企业按照市场价收购加工销售,更加有助于企业生存发展。”一位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实行目标价格管理,企业可依据市场行情进行收购加工,顺价销售;另一方面,国内多年来深耕市场的粮油企业,能够最终靠成熟的市场和营销网络创造更高的效益。

  根据在新疆等地试点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经验看,油菜籽若试点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从短期看,有几率会使油菜籽市场行情报价的下降,同时,市场销售难度可能加大,油菜种植培养面积可能进一步下滑。

  “临储政策主要是依靠国储,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但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下,油菜籽销售需要直接面向市场,承担市场行情报价波动风险。进口油菜籽冲击国内市场的局面在短期内极难改变。”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若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油菜籽市场行情报价极可能下降,加工公司入市收购的积极性也可能下降,农民油菜籽和菜籽油的市场销售难度就可能加大,“这些都势必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可能会引起油菜种植培养面积尤其是冬油菜面积进一步下滑。”

  但是,从长久来看,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将有利于理顺油菜籽市场行情报价形成机制,尤其是理顺国内国际市场“倒挂”现象,促进油脂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和加工产业的优化布局,减轻不必要的财政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鄂)字5号鄂新网备1005-000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090118鄂ICP备13008093号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湖北知音传媒股份公司院内 网站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