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期货科普 豆油的“前生今世”

发表时间: 2024-04-09 来源:资质荣誉

  2022年12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广州期货交易所工业硅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2022年12月22日,工业硅期权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2022年12月23日。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工业硅期货及期权将作为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后的第一个交易品种上市交易。

  自1991年9月28日,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标准合约——特级铝期货合约推出,到2010年中金所推出我国第一个金融期货、2017年大商所推出我国第一个期权品种、2018年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出我国第一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2021年大商所推出我国第一个国际化期权品种、2022年8月26日我国期货和期权上市品种实现“破百”,再到2022年12月22日广期所首个品种——工业硅期货上市交易……我国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开创了多个“第一”,加强完善了我国期货市场产品体系。

  几十年来,我国期货行业和期货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自2010年我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市场规模体量逐步扩大,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宽,“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

  这一百多个品种,很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会陆续推出一些品种背后的故事,带您领略这些品种背后的“前世今生”。2006年1月9日,豆油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今天,我们推出文章——《豆油的“前世今生”》,揭秘豆油背后的故事。

  2023年春节刚刚过去,想必在很多人置办的年货中,都少不了食用油。无论是日常食用,还是年前烹炸一些食物,食用油必不可少。在这些食用油中,豆油是主力之一。

  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具有一定粘稠度,其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品种不同,呈现从浅黄色至深褐色的分布。中餐烹饪离不开以豆油为代表的食用油。通过高温油脂的烹调,能够缩短食物加工时间,改善色泽和风味,保持新鲜口感。

  豆油的原料——大豆,也称黄豆,起源于中国,历史悠远长久。我们就从大豆开始,来对豆油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我国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未碳化大豆,外形和现在的大豆相似,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大豆出土文物。1953年,河南洛阳烧沟的汉墓中,发掘出距今2000年的陶盆上,用朱砂写着“大豆万石”四字。

  春秋战国时期,大豆不仅是备荒作物,还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石磨发明后,大豆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得到逐步提升。西汉时期,小麦与粟成为黄河流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大豆养殖面积相对战国时期有所下降,由主食变为副食。

  约200年到600年,地球处于寒冷期,气候冷而干旱,导致饥荒时有发生。由于大豆比较耐寒,这一时期大豆的种植培养面积有所扩大,大豆再次成为主食。随着寒冷期的结束,因为大豆没有小麦、高粱等禾谷产物高产,再次成为副食。

  五代后期,出现豆腐的文字记载。明朝时,李时珍《本草纲目》较为详细地记述了豆腐的制作的过程,并提到“豆腐皮”一词。

  大豆较早地传播到别的地方。约公元前2世纪,大豆传入朝鲜,其后由朝鲜传到日本。

  1712年,德国植物学家英格尔伯特在日本发现这种作物,并写书介绍,这可能是欧洲人第一次认识大豆。1740年,法国传教士把大豆寄回国,在巴黎加登植物园种植。1804年,大豆传入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试种,生长良好。

  现在,世界半数以上的国家都种植大豆,大豆真正从中国特产变成世界性农作物。

  中餐烹饪用油主要是植物油和动物油。由于动物油获取、提炼相对便捷,在宋朝以前,动物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

  古代常用“民脂民膏”代表财富,这与动物油有关。《释名》有记载:“戴角曰脂,无角曰膏。”

  我国对动物油的使用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在“八珍”中,有一道肝膋(liáo)的菜,制作时用狼胸腔里的网油包裹煎制。

  汉朝时,植物油崭露头角,不过主要用来照明和纵火。由于芝麻油出油率高,当时主要的植物油是芝麻油。古人对种植芝麻乐此不疲,从西汉到元明一千多年里,芝麻都是主要的油料作物。

  南北朝时,出现了新的烹饪技巧,植物油作为食用油开始流行。《齐民要术》:“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甚香美。”这是首次出现的“炒菜”的记载。

  宋朝时,植物油的品种不断增多,高热量的油炸食品很受欢迎。《梦溪笔谈》有记载:“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

  明朝时,植物油在品种和制取技术上有了新的进展。《天工开物》中提到芝麻油、萝卜籽油、豆油、白菜籽油是最好的植物油。此外,宋应星对各种油料进行了等级分类。

  今天,我们常见的四类油——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只有制取豆油的大豆是本地作物。不过,最初大豆通常不是作为食用油原料,而是作为生产豆腐的原料,所以古代中国人吃的并不是这四类油。

  《物类相感志》记载“豆油可和桐油作艌船灰”,这是豆油用于调制粘合漆的最早记载;其“豆油煎豆腐,有味”是关于豆油食用的最早记载。

  元人汪汝懋在《山居四要》提到“打豆油”。从这些记载中,能够准确的看出我国宋朝已经开始食用豆油。

  但由于制取技术尚不成熟,出油率并不高。根据《天工开物》的记载,大豆“每石得油九斤”,出油率仅9%。

  后来,随着大豆的广泛种植及制取技术的进步,烹饪用油成为豆油消费的主要方式。

  世界范围看,豆油用于烹饪的消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的70%。国内看,烹饪用豆油消费约占豆油消费量的78%,约占所有油类消费的35%左右。

  豆油除了直接食用外,还用于食品加工,用来制作多种食用油,如起酥油、人造奶油等。我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12%左右。由于餐饮习惯不同,西方国家的这一比例高于中国,如美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的25%以上。

  此外,豆油经过深加工,在工业和医药方面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在工业方面,豆油可制甘油、油墨、绝缘制品等,豆油脂肪酸中硬脂酸可以制造肥皂和蜡烛。在医药方面,豆油有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病的功效,是亚油酸丸、益寿宁的重要原料。

  由于古人榨出的豆油没有经过炼制,有杂质和“腥”味,所以在现代精炼技术出现前,豆油只有少部分用于食用。

  豆油作为食用油的广泛普及,离不开工艺的一直在改进,其重点主要围绕味道及出油率进行。

  1909年,美国首次进口豆油。1917-1921年,美国进口的大量中国东北的豆油被采用精炼棉籽油的方法精炼,结果令人失望,仍有明显的“腥”味。

  1928年,通过参照精炼玉米油的方法对豆油进行精炼和脱臭,获得较好效果,但放置几周后,“腥”味会重新出现。

  1947到1951年,人们发现金属的微量痕迹能催化豆油氧化并破坏其味道。于是,各种金属钝化剂被添加到豆油产品中,这才较好解决了味道问题。

  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发明“浸出榨油法”,让油料残油率降低到1%以下,提高了榨油效率,榨油业迎来爆发发展。

  去皮、破碎、轧胚、膨化等;将膨化后的大豆送往浸出车间,通过溶剂浸出油脂的原理获得大豆浸出油;再将大豆浸出油送到精炼车间,去除油脂中的溶剂残留、胶质、色酸等。

  此外,转基因技术也提高了出油率。1996年,美国农业巨头孟山都将来自中国的大豆品种成功改造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从17%提升到22%。

  豆油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主要是压榨法和浸出法。不过,为实现最大效益,豆油制取一般都会采用浸出法,只有作坊以及定位高端油市场的油厂采用压榨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豆油生产国。据统计,2021年我国豆油产量为1793.8万吨,同比增长7.0%,2013-2021年大豆油产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97%。

  尽管如此,我国豆油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据统计,2019-2021年三年豆油进口量增长迅速,2021年进口量达到110.99万吨,同比增长15.3%。

  从我国豆油进口来源地来看,阿根廷、巴西、俄罗斯是我国豆油主要进口地区,2021年进口量分别为44.79万吨、40.83万吨与15.71万吨,三个地区进口量合计占比91.29%。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我国豆油主要出口中国香港、马拉西亚、孟加拉国与韩国等地区,2021年出口量分别为2.56万吨、1.64万吨、1.01万吨与0.87万吨,四个地区出口量合计占比86.45%。

  需求上,相较于玉米油、菜籽油等各类植物油,豆油是我国居民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之一。据统计,2021年我国大豆油食用消费量为1620万吨,同比增长8%,工业及其他消费量为250万吨。

  市场结构上,我国大豆压榨在油脂生产加工行业中超一半,其总生产能力占压榨油脂行业的60%左右。过去,我国压榨油脂行业以中小型炼油厂为主,这类公司制作制造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低,在和国外公司竞争中处于劣势。现在,因为科学技术进步、交通发达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经营规模都比较大。

  在这些市场主体中,代表国有企业的有中粮、中储粮等,代表外资企业的有益海、嘉吉等,代表非公有制企业的有渤海、汇福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家庭还在普遍食用散装食用油。几乎所有的粮油店都会在显眼位置,摆放一两个大油桶,市民或餐馆经营者常常拿着小油桶前去打油。

  这些没有标示产品成分、生产工厂和生产日期的散装食用油,给人们健康用油带来困扰。

  看到国内落后的食用油生产的基本工艺与国际水平的巨大差距,中粮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中国人终将告别“毛油”时代,健康、营养的精炼食用油将大有市场。于是,中粮萌生开拓国内精炼食用油的想法。

  1989年初,中粮联合国内外几家企业,建立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中外合资油脂加工公司。这家企业不仅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还引进当时世界一流的设备,掀起“炒菜锅里的食用油‘革命’”。

  1993年,第一桶“福临门”小包装食用油正式下线,将中国人食用油的消费水准提高到与国际看齐的水平,由此也翻开了中国食用油安全、营养、健康的全新篇章!

  2001年,中粮出售外资股份,开始集中资源和精力全心全意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食用油品牌——福临门。

  作为中粮在粮油饮食业的战略品牌,“福临门”依托于中粮全产业链战略模式,所有生产基地全部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及HACCP食品安全与预防体系的双重认证。

  1950年7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豆油期货合约,多年来一直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其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年均交易量增长超过15%。2010年,豆油期货便变成全球六大农产品期货品种之一。

  21世纪初,我国压榨、食品及饲料行业快速地发展,豆油产量、上下游相关行业规模及商品流通量都很大。据统计,2004年,我国豆油年产量商品率就达到90%以上。

  此外,豆油市场是一个竞争性市场,对于众多的豆油生产、经销和消费企业来说,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套期保值成为众多豆油产业链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的迫切需要。

  大豆供给、豆油消费的季节性以及豆油不易储存的特点,导致豆油的价格波动性较大。同时,大豆、豆油的贸易政策、关税政策和配额政策对豆油价格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2006年1月9日,豆油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多年来,豆油期货运行平稳,市场流动性充裕,并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与国际市场接轨,国际性特征明显。豆油期货合约标的物,无论是进口豆油还是国产豆油,只要达到规定品质衡量准则,都可交割,体现了涵盖全球豆油的国际性特征。

  第二,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豆油与大豆、豆粕具有较强关联性,豆油期货参考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期货合约风险管理办法,具有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

  第三,交割方式多样,贴近现货市场。豆油期货采用期货转现货、滚动交割等方式,采用厂库仓单和仓库仓单相结合的仓单流转方式,符合现货流通习惯,便于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完成交割。

  第四,豆油期货的上市,完善了大豆、豆粕、豆油的避险体系,为国内的油脂加工、贸易、消费公司可以提供了全面的套期保值操作品种,真正为公司可以提供避险工具。

  我国是食用油的消费大国,食用油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

  近年来,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食用植物油需求呈增长态势。2015—2021年,我国油料进口量从8761万吨增至10205.2万吨,增长16.5%;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从839.1万吨增至1131.5万吨,增长34.9%。

  豆油中含棕榈酸7-10%、油酸22-30%、亚油酸50-60%等,是比较出色的食用油。豆油还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如维护心脏健康、促进皮肤和眼睛健康等。随着关注健康的消费者的增加,对豆油的需求将会增加。

  此外,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深化,豆油作为可再生燃料的需求需要我们来关注。据了解,目前美国生物质柴油中豆油投料占比为45%。按照美国生物柴油强制掺混目标计算,2023年美国豆油制生物柴油的消费增量为6.67亿磅。未来,对于豆油的需求有望提升。

  然而,受耕地资源等因素限制,国内油料供给能力相对不足,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持续增加,2021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足30%。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保障食用植物油供给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保障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具备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将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未来,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需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将促进包括豆油在内的油脂油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货市场上,2021年,豆油期货的日均成交量达到94万手,日均持仓量达到73万手,是大商所市场结构较好的品种之一。2022年8月8日,豆油期权正式上市交易;2022年12月26日,豆油期货和期权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以大豆、豆油为系列期货和期权品种成为中国期货市场首个以特定品种方式实现全系对外开放的品种板块。

  未来,随着我们国家油脂油料行业专业度的提升,以及市场参与者的不断丰富,将有利于提升“中国价格”的全球影响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粮油安全。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