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这部上映后场场爆满的潮汕电影!有赞有争议你怎么看?

发表时间: 2024-03-17 来源:新闻资讯

  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部校园青春片,其实不是的。这是一部关于青年奋斗和父子亲情的电影,讲述了一对潮汕父子的冲突和羁绊,从误解对立到互相支持和解,以及儿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逐渐成熟的故事。

  此外,影片还对潮汕文化多有展现,包括习俗(如功夫茶、英歌舞)、场景(村里的伯公庙、“下山虎”老厝等)、美食(如牛肉火锅、肠粉)等等,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潮汕在电影里不只是背景板,每一个潮汕符号,都是支撑起影片脉络不可或缺的部分。

  影片深层次的精神内核在于,揭示了潮汕年轻人的人生之问:是循规蹈矩,走父辈选好的路,还是追求自我,走自己想走的路?是留在家乡的温室里,平平淡淡过一生,还是不畏艰险,外出打拼,为未来搏上一搏?

  如果你是潮汕人,不论你来自城市还是乡村,不论你在家乡长大还是在外地长大,不论出身于怎样的家庭,相信这部影片的情节、场景、人物,有很多地方会让你感慨“我也遇过这种事”,“我家也是这个样子”。

  关于取景,影片中大部分场景发生在潮汕乡村。为了让大多数潮汕人都找得到共鸣,剧组在潮州、汕头、揭阳、汕尾跑了很多个村子,最后选定的取景地,在汕头潮阳区、潮南区的金灶、关埠、和平、峡山,包括东溪村、花园村、宫山村、柳岗村、玉浦村等。

  联排的下山虎老厝、村口的伯公庙、溪边的老榕树、市井气息十足的街市、还有过节时的烟火、英歌舞队伍等等。这些村庄和场景组合起来,就成了影片中典型的潮汕村庄以及乡村生活。

  影片中除了乡村,另一个重要场景就是校园,这是在汕头潮阳区潮师高级中学取景的,校服则来自潮阳区黄图盛中学。

  影片中人物的表演相当出彩。据介绍,全片有超过2000名潮汕人参演,几乎所有角色,都是在普通潮汕人中“海选”出来的,他们都是第一次面对电影镜头。但他们的表现并没有拖后腿,乡里的“刺流仔”、大妈、纺织厂的小妹,每一个都非常逼真,让人倍感亲切。

  影片的“跑龙套”里面,还有几位家喻户晓的潮汕老戏骨来客串。他们虽然大多已不再年轻,甚至不再是潮汕人记忆中的模样,但仍然奉献出“老戏骨”水准的表演,成为整部片的演技担当!

  很多人可能对他没什么印象,其实家喻户晓的小品《个银两粒》里配角就是他。▼

  但他的搭档,主角“个银两粒”的扮演者林俊龙,已于去年因尿毒症去世,享年54岁。

  除了几位老戏骨之外,片中最出彩的还有主角之一的老父,他精彩的表演让人很难想到他竟是一位素人演员。

  老父的演员名字叫郑鹏生,是剧组发动所有亲属和朋友“海选”来的。他本来在潮阳做猪肉丸和麻叶,靠小生意撑起家庭,与电影里的人设很像。经过一段时间在剧组的观察和学习,他达到了专业演员的水平,贡献了最深沉最感人的一个角色。不论是教训儿子的怒火、语重心长的叮嘱、还是为儿子前途的操心,都完美诠释了一位朴实隐忍的潮汕老父,相信很多人都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父亲的影子。

  这一部优秀的电影的主创都是潮汕籍的年轻人。导演蓝鸿春,汕头潮阳人,2009年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凤凰卫视从事过6年的编导工作,一直想要制作一部潮汕题材的电影。

  2012年曾有一部潮汕话电影《鮀·恋》在省内高校和网上大火,上线万点击量。蓝鸿春就是《鮀·恋》的监制。而真正把拍摄一部院线电影的想法提上日程,则是在蓝鸿春与郑润奇相识之后了。

  郑润奇,汕头潮阳人,他是本片的编剧和主演,自己演自己,他有个绰号叫369,于是主角也叫369。之所以他的绰号叫369,是因为他自小就是潮汕笑星赵曙光的粉丝,而赵曙光除了饰演著名的夏雨来,另一个知名角色就是潮汕版《七十二家房客》里的警察369。

  郑润奇尝试了很多职业之后,也走进了表演行业。他的本业与电影里一样,是一个拍潮汕话搞笑视频的网红。他也一直有拍摄潮汕题材电影的想法。

  蓝鸿春和郑润奇,两人都怀着对潮汕本土文化的创作热情,相识之后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拍出了这部片。

  电影的主题曲《老父你食未》是乐队“玩具船长”的作品,玩具船长目前被公认为潮汕最好的乐队,主要成员来自汕头南澳岛。当蓝鸿春和郑润奇找到他,表示希望他为电影创作主题曲时,他却说:“早就写好了。”

  原来,此前李奕瀚曾创作了一首名为《老父你食未》的潮语歌曲,歌词是汕头濠江区旅游局局长杨育挺纪念去世的父亲写下的,由乐队成员黄泽森演唱,讲述的正是儿子对爸爸的感激、歉疚和爱意。蓝鸿春听了当即表示,“那首歌简直是为电影量身定做!”于是就有了这首感人至深的电影主题曲。

  从预告片刷屏,到上映后突破1000万票房,这部反映潮汕文化的电影,最近一直是潮汕人朋友圈里的热点话题。上映三天,你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子了吗?看了的朋友,对这部电影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不少潮汕的朋友表示,这部为潮汕人定制的电影的确很有潮汕情怀,看完有满满的回忆感。

  @Black Swan:第一部在影院里哭泪崩的电影,全程笑点密集,粗话接地气张嘴就来,街坊邻居们角色代入感强大,中后段泪点煽情,从爸爸在手机写出“儿,你忙不忙”这几个字开始,就让人止不住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潮汕歌曲穿插其中,歌舞增光添彩,还反映了潮汕孩子的一种成长历程。

  @犬樹牲TK:写实的小镇题材,故事完成度较高,前前后后讲得通,其中有关潮汕习俗的镜头都带得很自然,不是生硬的文化宣传片。这是一部搞笑片,搞笑的套路适用于各种文化里的人,也是一部亲情片,父子关系和个人成长的主题应该是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让人产生触动。

  @莹:潮汕人的经商智慧全世界都知道,这部影片与其说是电影,更像是纪录片,讲述着一个普通潮汕家庭的故事,我就是一个潮汕人,我丈夫也是潮汕人,两人相依相偎,在广州拼搏,不忘的是保持潮汕人的精神和情怀!

  @张旭:潮汕人遍布全中国、全世界。后生仔看了真的会有动力,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愿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Oasis:比预计的要言之有物,至少没有一味地陶醉在造作浮夸的表演之中,但要想被称为一部合格的院线片,还是显得小打小闹,乏善可陈。在煽情的把握上有点不知节制,仔细一想,这可能是没有很好的方法的办法了吧,好在父亲这一个角色是活的,不动声色的形象容易被理解和认可。我更渴望的是《似水流年》里那样让人惋惜的乡愁,而不是高举着族群的大旗喊着“我来自潮汕”的口号,太具煽动性了。

  @OLL:不必踩入泥地,可也无需高捧上天。对于我来说,一部片子并不能表达出我想要的情怀,它只是带有潮汕标签的一个作品而已,荣誉感、集体感等等附带而来的元素都是集体式自嗨,希望我们大家理智一点。

  @tinjoa:真的很质疑这部戏编剧的文化渊源,打着“让潮汕文化走出去”的旗号,却成就了一部圈钱之作。希望它不要成为潮汕电影的坏榜样,潮汕文化很多,也真心希望可以向外传播潮汕文化,至于这一部优秀的电影,消费了大家支持潮汕电影的真心。

  @林伦伦:潮汕三市仍然还是没有大工业污染的“适合人居的“慢城”:空气好、水质好、菜好、工夫茶好,但缺乏的就是像深圳人那样的激烈竞争的意识,看不到的就是像广州人那样的步频很快的脚步,还有稍缺一点海纳百川的大格局和气度。从特区创立到如今,从文化的角度讲,“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潮汕还是那个潮汕”。于是,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潮汕的一些优秀企业家放弃家乡这种优哉游哉的“优越环境而自愿到深圳或者珠三角甚至长三角去参与激烈的竞争,去艰苦拼搏。

  @郭剑鸣:潮汕在现代文化发展中,一直将文化发展的重心放在民间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上,而没有以汕头特区成立为契机,与时俱进地推动潮汕文化的嬗变,催生出特区文化来。我辈潮汕“胶己人,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