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6人获评“德州好人之星”!快来看看都是谁→

    发表时间: 2024-01-04 来源:产品展示

产品说明

  方清刚,男,汉族,1986年9月出生在乐陵市杨安镇方家村一个普通的家庭,现任山东方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今年年仅36岁的方清刚靠着“诚信”这把“金钥匙”,从公司企业生产链最底层的“打工人”成为一名热心公益的创业先锋,9年的时间以诚信谋发展赢得行业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实现了从80后“打工仔”到热心公益企业家的“热血逆袭”。

  十几年前,方清刚只是一个乐陵市杨安镇方家村的“愣头小子”,和许多80后一样,怀揣梦想奔走在红尘滚滚的打工路上,憋着劲儿的想要一鸣惊人,衣锦还乡。经过几年打工生活的沉淀,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方清刚攒下的除了经验,还有一把创业的金钥匙——诚信。于是在2013年,早已准备好的方清刚创办了山东方老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德州五香扒鸡等肉制品,罐头等系列产品。

  创办之初,为了打造过硬的产品质量,在原材料采购源头、管理体制、制作流程等每个岗位和环节,都制定了独特且行之有效的安全卫生防范措施,确保一级品类的质量。另外,方清刚自己带头成立了由自己的家人、员工及员工家人的“家人试吃团”,新产品一出,方清刚带着“家人们”先试尝,口味过关才能投放市场。

  “这些年,还真是没少吃扒鸡。食品安全无小事,要把顾客当家人,让家人们吃好、吃出口感、吃出品质、吃出健康!”方清刚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在2018年5月份成功研发了方老泰德州麻油鸡、烧烤鸡,芥末鸡,并获得国家专利,打破了三百年来传统德州扒鸡的吃法,成为德州正宗麻油鸡开创者。这款产品一经上市,迅速得到了广大经销商和消费的人的好评,成为线上各大平台争相前来谈合作的“网红”爆品。

  “只要是方兄公司的产品,我都信得过!”这是方老太企业客户的赞誉,更是对方清刚守信经营的认可。

  “诚信就是讲义气,不能卖给自己兄弟假冒伪劣的产品,相互建立起兄弟情谊一样坚固的诚信契约基础,企业未来的发展才能走长远。”方清刚时刻要求自己在经营中讲诚信、讲道德,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真诚对待每一位客户,得到了客户们的一致认可。

  做熟食生意最担心的就是退货问题。可是商品利润小,假如厂家不承担退货,经销商就得赔钱。2020年6份,因为疫情原因,河北霸州的一位经销商要求退货,方清刚二话没说,直接要求公司财务将退货金额如数退到经销商账户,客户收到退款后,激动地说:“方总是我做生意这些年来遇到最讲信用的老板,今后我就销售方老太的产品,因没有后顾之忧。”

  在方记食品公司,每到月底给供货商结货款的时候,财务专员不用等客户催促,都会主动和对方对账、当天转款。德州龙腾纸箱公司的负责人还曾给方清刚发微信说:“假如全部客户都像我们方记公司一样讲信誉那生意就好干了。”

  “要想做好企业,先得做一个好人。”这是方清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在员工眼中方清刚最真实的样子。他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每位员工,在农忙时期,员工请假回家务农,从来就没克扣员工工资。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会第一个站出来给予帮助。

  而在家乡人的眼中,他还是那个“热心肠”的“小方”。2020年疫情期间,方清刚主动请缨参加村里的排班值守,每天奔走穿梭在村内街道、小巷巡逻,并为防疫值守人员送来扒鸡和方便面等防疫物资,村里的人一点也不意外“方小子大小就是个热心肠!”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特大暴雨自然灾害,方清刚在新闻里了解到当地缺乏生活物资后,便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踊跃参与援助,连夜赶制出一批麻油鸡,连同纯净水一起送往鹤壁。

  以诚待人,以诚修身。方清刚觉得,比起创业的成功,回归初心服务乡亲们让他不仅让他更有成就感,更带给他极大的归属感,方清刚感叹道“企业现在发展的挺好的,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能力为乡亲们、为社会多做一些事,用最简单的初心,扎扎实实的做公益,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马成立,男,1983年6月8日生,党员,山东星感觉影业有限公司制片人;孙伟,男,1995年1月7日生,党员,山东星感觉影业有限公司员工。

  2022年6月6日15时30分许,马成立、孙伟二人出差返回德州的途中,当车辆在滨德高速宁津至德州方向行进至100多公里时,猛然发现前方路段浓烟滚滚,似乎有交通事故发生,二人怀着紧张的心情准备前往查看,行至附近发现黑烟的源头是一辆呈侧翻状态的轿车,车前盖掀开,伴着黑烟有火苗蹿出,一侧的隔离护栏出现破裂,事故原因疑似是汽车撞向隔离护栏后导致车辆失火。眼看情况危急,马成立、孙伟二人立即将车辆停至右侧应急车道并打开双闪,随即迅速跑下车,一同奔向失火车辆。赶到车前时,发现侧翻车辆内仅有驾驶员一人,由于车辆撞击护栏强度过大,驾驶员受冲击从驾驶位置移动至副驾驶位置,事故导致驾驶员受伤,鲜血从口中不断流出,呈半昏迷状态斜躺在车内,身体虚弱,目测已无法自主行动。马成立、孙伟二人见情况十分危急,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同时拍打车身,大声呼唤驾驶员,在得到驾驶员的回复后,发现其仍有意识且思维清晰,在沟通过程中得知驾驶员腰部受伤,无法自主逃离车内,急需其他人的援助,与此同时,又赶来2名热心群众,准备一同施救。

  就在此时,车辆发动机位置的火势突然增大,蔓延包围了整个车前部,情况危急。由于事故车辆呈侧立状态且车身失火,两侧车门均没办法打开,无疑增加了救援的难度。“不能再等了,马上救人!”马成立说,他看到车辆天窗部分破碎,便同另一名群众将剩余玻璃清除掉使天窗空隙变大,四人同时迅速将胳膊通过天窗伸进车内,紧紧抓住被困驾驶员的手臂和腿脚,在保证不对驾驶员进行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合力将其从狭小天窗空隙“托”了出来,并以最快速度将被困驾驶员搀扶移动至应急车道旁的安全绿化带。“翻车后,头一直晕,视线也被遮挡,并不知道车体起火的事儿。”此时,被救驾驶员才清楚自己当时身处险境。四人正准备对其身体健康情况和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询问时,车道上的事故车辆轮胎突然燃烧爆炸,导致汽油泄漏,瞬间引发车辆爆燃,火势很快吞没了驾驶室,其他车辆和人已经没办法靠近。面对此情此景,马成立、孙伟二人和被困驾驶员被吓出一身冷汗,如果救援过程中稍加犹豫,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确认司机与现场人员安全后,孙伟将驾驶的车辆移动至更安全的地带,马成立则在一旁安抚受伤驾驶员。为避免高速路中间的失火车辆造成二次事故,二人向后方车辆招手示意,指挥后续车辆依次在应急车道停车等候。

  “当时我和一位大哥的胳膊上都沾满了血,还以为是从伤者身上蹭的,后来才发现是自己胳膊被玻璃划破了。但那会儿我们满脑子就想着赶紧把人救出来,就这一个念头。”马成立说。

  事后马成立、孙伟二人表示,当时完全没时间考虑车辆燃烧带来的危险,只想着要马上把人救出来,多抢一秒就多一分希望,就能挽救一个家庭,二人都是员,平日里在创作正能量的艺术作品中耳濡目染,也接触到一些公安和消防的救援知识,因此遇到危难时刻,两人都是本能地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再遇到此种情况还会毫不犹豫冲上前去!

  陈潇,女,1994年7月生,党员,现任平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副科长。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次千里之外的逆行出征,一名“最美准妈妈”的责任担当。怀孕初期,陈潇却带着21名队员义无反顾驰援威海。13个日日夜夜,克服艰难险阻,历经血泪交融,她圆满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22名队员平安返回。大家笑了,她却哭了,泪水中有自豪与骄傲,也有援威路上那些鲜为人知的辛酸与苦累。

  3月8日18时30分,已是下班时间,一阵紧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平原县疾控中心的宁静。正在单位加班的陈潇接到紧急通知,今晚带队支援威海抗疫。没有半点犹豫,陈潇当即应允。“疾控岗位工作人员就像随时待命的士兵,国家有难,舍我其谁!”她与同事匆匆交接了一下手头的工作,赶回家天已漆黑。看着默默收拾行囊的妻子,想想凶险难测的疫情,端着饭碗想劝陈潇再多吃点的丈夫,此刻内心五味杂陈,强忍着泪水又咽了下去,他不想让妻子带着牵挂出发。

  晚上9点,县疾控中心抗疫物资整装待发,22名队员悉数到齐,送行仪式很短,面对党组织的殷切嘱托,作为队长的陈潇斩钉截铁就一句话:“我们肯定会平安回家!”深夜11点,陈潇带领队员在德州集合,303名“白衣战士”带着领导的关心与嘱托,一路向东、星夜驰援威海。

  抵达威海,清晨的阳光映照下,这是一座冷冰冰空荡荡的城市:萧条的街道、紧闭的商场、封闭的小区……整座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顷刻间陷于静默状态。

  早上6点,陈潇带领平原队到达环翠区,进驻酒店,放下行李,匆匆吃了几口早餐,他们立即穿上防护服,直接前往鲸园街道开展核酸采样工作。防护服紧缺,大家就过“紧日子”,从检测开始到工作结束,全程不喝一口水,不吃一口饭,为的是避免上厕所,避免吃喝造成交叉感染,更是为了省下那一套防护服,为了多做一人的核酸检测。

  从当天早上7点一直工作到下午3点,8个小时滴水未沾、粒米未进。“说不渴不饿,那是假的,但想想疫情防控的艰辛,看着居民朋友信任的目光,我们这点忍耐与付出算得了什么。”陈潇说。回到集合地点,稍作休整,陈潇与队员又紧急投入到入户采样工作中去,一直忙碌到凌晨两点。

  “脚下像踩了棉花,腿也像绑了沙袋,湿透的衣服,冰冷。”陈潇说,累的时候,就喘口气,队员彼此之间用目光交流,相互加油,“咬咬牙,我们能行!”

  春寒料峭,威海的风,好冷,直刺骨缝。由于采样地点不固定,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室外进行,厚重的防寒服冻透了,冰凉的手脚僵硬了。每采一份样本,双手都要严格消毒,凛冽的寒风吹在喷了消毒液的手上,钻心的疼。有时候手指冻得连试管都拿不住。正中午天气稍暖的时候,不透气的乳胶手套闷热出汗,手部皮肤因为过敏红一片白一片,奇痒无比。这一切,陈潇和队友都忍了。“就像冲锋上阵的战士,哪有临阵脱逃的逃兵,要记得我们的职责,我们的使命!”她说。

  拼死拼活的日子,陈潇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亲人,更忘记了自己,直到第三天的早晨,她发现了自己“病了”——厌食、呕吐、浑身乏力。在队友的一再劝说下,她到当地医院做了检查,竟意外发现了自己怀孕了。她选择了把这个“好消息”向丈夫和家人隐瞒,她不想家人在这个特殊时期为自己担心,她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给自己一个休息的理由。陈潇向所有人隐瞒了事实,“这下更好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自我风趣地说。

  在威海的13天,陈潇照常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洗漱用餐,做好防护,六点集合开始工作,一直到下午五、六点,有时还会更晚,中间不能吃饭喝水,持续工作近十个小时。回到宾馆,累得吃不下饭,倒头便睡,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才爬起来,每天只吃两顿,有时吃了还会吐出来,但为了不让自己趴下,吐完接着回来再吃。不明真相的队友看陈潇这样拼命,都劝她去医院看看,拿几副药,她总是笑着说:“工作忙的,不碍事”。

  作为队长,忙完当天的工作,陈潇要准备第二天的物资,根据工作任务进行人员分组调配,还需要时常开会处理相关事务,零点前没有睡过。终于在援威的第10天,陈潇晕倒在核算检验测试桌前,有孕在身的她,太累了。当得知真相的队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陈潇的丈夫时,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大男人竟在妻子电话那端哭了,泪水中既有疼惜的嗔怪,更有对妻子工作坚定的支持!

  威海当地的医务工作者在得知陈潇怀孕的消息后,还送来了鸡蛋和水果,“责怪”说:“不要只顾工作,不顾身体。”这特殊的礼物,传递的不仅是风雨同舟的决心,更是友谊长存的见证。

  在威海的13个日日夜夜,陈潇带领平原医疗队21名队员披星戴月、接续奋战,行程1200多公里,累计完成核酸采样50130人次,用双脚丈量与病毒赛跑的速度。他们同心同向、互助互爱,陈潇和21名队员全部安全回家,圆满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们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孔维国,男,乐陵市云红街道邢家村人,1955年4月出生,党员,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做好事,而孔维国就是一个把好事做到极致的人。从1994年开始,他风雨无阻为瘫痪在床的邻居——孤寡老人孔德春送去热菜热饭,悉心照料这位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邻居,一送就是28年。

  “对我们来说,吃一顿早餐,是最普通的一件事。但对孔德春老哥来说却很艰难,我要是不照顾他,他根本连饭都吃不上。”孔维国说道。

  孔德春享年77岁,是村里的老党员,膝下无儿无女,独身一人。年轻的时候,虽然家里穷,常常揭不开锅,但他从来没拿过仓库的一粒粮食,为人正派,在村里不管谁提起孔德春都竖起大拇指。

  “孔老哥那时候是我的偶像!宁可挨饿受冻,也不沾公家的一分一厘!这才是员的样子!”正是受到孔德春的感召,孔维国才立志成为了一名党员,共同的信仰,让他们不断靠近,成为了“忘年交”,这是他们最初的缘分。

  1994 年,孔德春患上了脑血栓,从此失去部分自理能力,经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人,日子过得非常艰辛。看着当年意气风发的“老哥哥”,如今一餐一饭,起居走动都变得无比费力,孔维国动了恻隐之心。自那时起,孔纬国就担起了照顾孔德春的担子,每天给老人送饭。有时孔维国因为上班时间紧,自己顾不上吃饭,也记挂着孔老哥,没时间做,也买好了老哥爱吃的肉馅大包送去,看着他吃完才急匆匆地返回岗位,风雨无阻。家人心疼他,说他傻,非亲非故地自己搭钱伺候老头,但孔维国却摇了摇头:“不在血缘不血缘,既然干了,就干好,我就当多了个亲哥!”

  祸不单行,2016 年孔德春突发脑出血,身体越来越差,刷牙洗脸、吃饭喝水、日常行走都变得更困难。孔德春的脾气也随着身体机能的下滑慢慢的变暴躁,有时孔维国来送饭,让孔德春骂的连门都进不了。

  但孔维国就像听不见一样,每天雷打不动的来给孔德春送饭,一声一声“老哥哥”叫着,一口饭一口饭的喂着。孔德春老人因为身体的恶化,已无能力收拾家,孔维国看在眼里,每周定时定点来家里帮助孔老哥收拾,让他住舒服一点。

  细心的孔维国心里清楚,除了身体的病痛以外,孔德春是既想把孔维国骂走,不愿意拖累他,又害怕自己一个人呆着,有自暴自弃的想法。为缓解他的情绪,时不时跟他聊聊天、谈谈心,去年过年,孔维国给孔德春煮了一碗饺子,跟他说:“党员都是一家人,老哥你就是我亲哥,我既然管了,就会一直管下去,给你养老送终!”这是孔维国对老哥哥的承诺,直到孔德春老人2022年2月去世,孔维国把这份承诺践行了28年,用他的平凡善举让孔德春幸福度过了晚年。

  “我入党46年了,入党宣誓的那一天开始,我就立志要做一盏照亮别人的那盏灯”孔维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身为一名环卫工人,孔维国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拾金不昧,多次受到表彰。2020年夏天,孔维国在打扫自己的负责路段卫生时,发现了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现金等,他通过多方联系找到了失主,失主提出给孔维国一些现金表示感激之情,孔维国却说这是小事,婉拒了失主的心意。

  作为村里的党支部委员,孔维国还带头做义工,将村内18名党员逐渐凝聚在一起,协助党支部带动村民完成修桥筑堤、建设文化广场等工作,受到了村里人的赞扬。

  孔维国以善良守护无私,用二十八年的坚守,用亲情般的温暖照顾着非亲非故的老党员孔德春。他以党员对党员的守望,近万个日夜牵肠挂肚,为孤寡老人撑起一片天,用亲情和付出诠释超越亲情的无边大爱。

  在庆云县徐园子乡,无论是谁家有了矛盾,第一反应就是“找老范”。老范全名范书明,庆云县徐园子乡西安务村人,退休前曾在庆云县徐园子乡中学担任教师。几年来,范书明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徐园子乡的每个角落,调解了400多起纠纷。哪里有纠纷,哪里有案情,哪里需要法律咨询,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凡是经老范之手的纠纷事件,没有一个回头上诉,调解成功率达100%。2017年退休后,热心肠的老范成为徐园子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人民调解员,2020年他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早在2010年,范书明就在工作之余兼职调解员。为了当好调解员,2016年他考取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证。调解是个苦差事,说不完的家长里短。做好了合家欢喜,做不好可能会惹来管闲事、和稀泥的闲言碎语。老范年纪大了,本该在家享享清福,妻子和两个子女一开始并不支持他的决定。但范书明脾气倔,反而更认真地进行法律调解。

  这些年,范书明边学边干,总结出“控制情绪、两手都硬、留有余地”的十二字调解方针。“第一就是控制情绪。一些矛盾纠纷都是群情激愤、情绪化或者不讲道理的事情,所以其解决矛盾首先把控制情绪放在第一位,先帮助当事人恢复理性,再去讲道理,而且控制情绪也还是为了防止矛盾激化。这4年来调解成功的 200多起矛盾纠纷,没有一起矛盾激化,重要缘由是擅长控制情绪。第二就是两手都硬。解决矛盾,一手靠满腔热情,一手靠科学方法。很多时候处理问题,不是说服了群众而是感动了群众。第三就是留有余地。解决矛盾要做到法律与感情的结合,原则与灵活的结合,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讲法不离情、讲情不离法,法情互动。

  2017年退休后,范书明正式成为徐园子乡第一位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人民调解员,今年还成功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工作室“范不着调解工作室”,灵活采用“枫桥经验”法理情相结合等方式开展调解工作。

  说起老范调解过的案子,能够说是数不胜数,但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却有那么几件。第一个是传统的婚姻家庭纠纷。2021年6月,徐园子某村村民83岁刘老太一早来到司法所寻求帮助,经过询问了解到,几年前,老伴与大儿子相继因病去世,老人暂时跟随大儿媳生活,需要子女轮流赡养,老人来到二儿子家,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连大门都没进去。老范在充分了解案情后,采用“背靠背”的调解方法,一方面站在法律的角度,告知其赡养老人是子女的应尽法律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脱,如果执意不尽赡养义务,势必走诉讼渠道,在村里落个不孝顺的名声。另一方面站在情理的角度,与子女们交心谈话,告诫子女要心怀感恩之心。经过其近2个小时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子女们意识到不尽赡养义务的后果严重性,表示非常懊悔之前对待老母亲的行为,都表示愿意赡养老人,并最终达成了赡养协议。第二个是工伤矛盾纠纷。胡某在徐园子塑胶厂上班,上班的路上发生点小事故,胡某认为是工伤,但工厂不认为是工伤,胡某感觉很委屈,在厂子大闹了一场,于是胡某找到老范,想与工厂调解解决此事,老范听到这个事之后,认为这个事不能拖延,要是工厂因为这个事影响以后招工,影响了生产,就算诉讼赢了工厂也拖着不会给钱,老范赶紧驱车来到厂子,仔细了解情况,认为从法律上来讲这属于工伤,然后将厂子负责人叫到一起,讲法律,讲情理,站在厂子角度帮着思考事情发酵之后的后果,厂子终于松口,但是在数额上又调不起来了,又找到胡某,作胡某的思想工作,辗转多次,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一致,最后签下协议,厂子很痛快的把钱就交给胡某,胡某对其非常感谢。

  这些年,范书时常深入社区、企业和田间地头宣讲法律知识,倾听法律诉求,联同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当地农民学法知法用法。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老范身体力行、践行公益,无私奉献,与徐园子乡后道口村执勤人员一起值班,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核查身份、测量体温,向群众普及防疫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提高防疫意识,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全力做好战“疫”守门员。因疫情原因群众不能外出,老范便通过利用微信解答、语音视频聊天、电话等远程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做好人民群众的“法律明白人”,让群众在疫情防护期间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

  在公共法律服务站,精准对接困难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主动延伸服务职能,不断拓宽法律服务渠道,提升业务办理服务水平,切实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努力为群众解决“愁心事”。有群众来咨询法律问题,老范从来都是热情帮忙解答法律问题,像欠条和借条有效期、证据全不全,都热情帮忙解答;群众能信得过老范,老范不能辜负大家,帮忙写个诉状,帮忙写个仲裁申请书,能帮忙的其尽量帮忙,从来不收一分钱。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奏嘛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立即处理。(电话)

  德州市委宣传部主管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大略网版权所有德州市广播电视台信息公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AVSP):115320081